一、 顛覆傳統:在實驗室裡種出高價哈密瓜

 

本次職人講座,我們邀請到來自台南麻豆的青農大有哥,為學子們揭開「LED 植物工廠」的神秘面紗。講者以簡單白話的方式解釋,植物工廠就像一個巨大的溫室,利用 LED 光照取代陽光,讓植物在無需風吹日曬、甚至無需農藥的環境下,健康生長。

這一技術的應用,特別針對台灣常見的颱風災害(如蔬果收成季的衝擊),提供了解決方案,確保農作物能穩定、安全地生產。

 

二、 科技農業的兩大核心技術

 

講者詳細介紹了兩項支持植物工廠高效運作的核心技術:

 

1. 水耕栽培與垂直堆疊

 

傳統農業受限於土地面積,而水耕技術則能讓植物在水中生長,並能像貨架一樣層層堆疊。這意味著:

  • 空間極大化: 一塊土地可被利用為五層、十層甚至二十層的種植空間。
  • 縮短生長週期: 透過人為精準控制空氣、二氧化碳、光照等要素,原本 30 天的蔬菜,能縮短至 20-25 天採收。
  • AI 自動化管理: 整個生產流程只需一個人透過 AI 物聯網(IoT)按下按鈕,即可讓自動化設備(如光照系統、輸水系統)接手操作,輕鬆管理多間實驗室。

 

2. 光譜應用與組織培養的秘密

 

  • 光譜魔法: 不同的 LED 光譜對植物有不同的影響。紅光能促進植物快速生長(比露天種植快 4-5 倍),而紫光則能增加植物內的抗氧化物質(如多酚),使其更具營養價值。
  • 組織培養(商業機密): 講者揭露,現代繁殖已不再僅依賴種子。透過組織培養,即使是芒果或酪梨,也可以僅利用葉片等部分,來進行繁殖和保種,這項技術在蘭花等作物中已廣泛應用。

三、 環境永續:魚菜共生的古老智慧

 

除了高科技的室內栽培,講座也介紹了結合環境永續理念的「魚菜共生」系統。這項古老的技術,利用養魚產生的廢水(魚的排泄物)作為蔬菜的天然肥料,使水資源不斷循環,避免將過多養分直接排入河川造成污染。

儘管室內高科技農業的成本較高(因需電費、電腦、溫控等),但它換來的是安全、無農藥低風險的蔬菜水果,滿足現代社會對食物品質與供應穩定的要求。

炭格基金會期望透過此類職人講座,讓偏鄉學子了解農業已不再是傳統印象,而是結合了 AI、物聯網與生技科學的未來產業,鼓勵他們保有好奇心,持續探索創新的可能。
 

邀請您一起分享職業故事

炭格基金會誠摯邀請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,共同參與職人講座計畫。您的職業經驗與人生智慧,都可能成為學生們的重要啟發。無論您從事什麼工作,都歡迎與我們聯繫,分享您的職業故事。

立即行動

  • 關注炭格基金會最新職人講座資訊
  • 分享您的職業經驗,成為學生的職涯導師
  • 推薦身邊的專業人士參與講座分享
  • 支持炭格基金會築夢輔助金計畫

讓每一個職業故事,都成為點亮學生未來的明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