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長者舞蹈輔療?開啟身心活絡新方式

現代社會面臨高齡化挑戰,如何維持長者身心健康成為重要課題。舞蹈輔療作為一種創新的藝術療癒方式,正逐漸受到重視。高雄市炭格社會福利基金會深信,歲月可以增長智慧,卻不應減損生命的色彩。

114年度在大山社區據點舉辦的「樂齡舞蹈輔療課程」,正是這項理念的具體實踐。透過舞蹈輔療的獨特方式,引領長者找回身心律動與人際連結,特別對於面臨失智困擾的家庭,藝術輔療等非藥物介入,成為延緩退化、提升生命品質的重要關鍵。

長者們在專業舞蹈輔療師引導下進行舞蹈動作,展現活力與笑容

專業引導,舞出生命新篇章:王薇婷老師的溫暖陪伴

本次「樂齡舞蹈動作團體課程」,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具有專業背景的王薇婷老師進行引導。王老師擁有英國諾翰普瑟瑞大學舞蹈動作治療碩士學位,並為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認證的專業輔導者。她以豐富的活動帶領經驗與溫暖的引導方式,為每一位參與的長者注入安心與活力,充分發揮舞蹈的樂趣。

六大主題課程設計:循序漸進的身心療癒之旅

第一階段:歡喜作伙來逗陣

運用軟球與彩帶進行輕鬆伸展,讓陌生的距離在互動中融化,建立彼此連結的基礎。

第二階段:我的身體地圖

透過溫柔引導,長者細細感受身體的每一寸,重新喚醒身體感知,找回「我能做得到」的自信。

第三階段:一起歡唱樂跳

結合熟悉的老歌旋律,歌聲與舞步交織,喚醒深藏記憶,在歌舞中分享歡樂。

第四階段:飛揚記憶年華

利用老照片與回憶小物,串起過往流金歲月,讓珍貴記憶成為彼此連結的橋樑。

第五階段:當我們同在一起

透過童年兒歌與彈性布互動,讓長者重拾簡單而美好的快樂時光。

第六階段:珍重道再見

課程總結回顧,將每一次舞動化為珍貴印記,留在長者心中成為美好記憶。

教室同時也是社區共餐據點, 活動完筋骨就可以開飯了!

課程精彩回顧:那些觸動心弦的溫馨瞬間

梅開大姊的飯菜香

每當梅開大姊準備的社區共餐飯菜香飄來,長輩們的眼神總會不自覺地往教室後方瞟去,讓舞蹈課多了一份「家」的溫暖味道。

阿公的「神來一腳」

在身體遊戲活動中,一位阿公為了不讓球掉出,使出「神來一腳」悄悄將球踢回,雖然引起阿嬤們的「同聲抗議」,但那份童心與機智讓整個空間充滿爽朗笑聲。

「心花開」的魔力

每當「心花開」旋律響起,整個教室彷彿被施了魔法,長者手舞足蹈,臉上洋溢幸福笑容,總有熱情的長輩高喊:「老師,再來一次!」

絲巾拔河的戰火

老師巧妙運用絲巾與長者進行「拔河」互動,激發阿嬤們的強烈好勝心,不僅是身體鍛鍊,更是精神激勵。

長者們進行絲巾拔河遊戲,展現活力

舞蹈輔療課程成果觀察:長者身心活絡的具體體現

 

本系列課程針對13位有完整前後測資料的長者進行為期12週的藝術輔療課程(舞蹈6週+園藝6週)。透過行為能力量表與生活滿意度量表的評估,我們觀察到長者們在生理、心理與社交層面的正向變化與回饋。

 

觀察一:行為能力量表分析-日常能力的維持與輕微提升

 

行為能力量表分數越低表示能力越好,分數提高代表能力下降。經過12週的藝術輔療課程,長者在六大核心日常功能指標上均維持穩定,部分能力更有輕微提升。

行為能力綜合觀察: 經過12週藝術輔療課程,長者在核心日常功能指標(記憶、定向、解決問題、社區活動)均維持穩定,在「家務能力」及「自我照料」部分有輕微進步 ,顯示課程對維持及提升長者生活自理與參與度具有正向效果

 

觀察二:生活滿意度(幸福感)量表分析-心靈滋養,快樂綻放

 

生活滿意度量表分數越高代表正向感受與幸福感越高。課程前後的數據顯示,長者們的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均有觀察到提升。

生活滿意度綜合觀察: 藝術輔療課程不僅協助長者維持行為能力,更觀察到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有顯著提升 。尤其是「團體歸屬感」、「喜悅感」和「整體快樂」有明顯增長 ,顯示團體互動和創造性參與有助於長者心靈健康與社交連結 。這反映出藝術輔療課程對長者生理、心理與社會健康均有正向影響,是有效的長者福祉促進活動

炭格基金會的願景:持續推動藝術療癒服務

高雄市炭格社會福利基金會將持續投入資源,推動更多元、更貼近社區需求的藝術療癒藝術輔療課程。我們深信,透過舞蹈輔療的創新服務,能讓每一位長者的晚年生活依然能舞動精彩,活出最璀璨的自我。

 

大山長輩最愛的心花開,要跳兩次才過癮。

結語:讓愛與活力在生命中流轉

舞蹈輔療不僅是身體的律動,更是心靈的療癒。透過專業的引導與溫暖的陪伴,每一位長者都能在舞動中找回生命的活力與價值。炭格基金會將持續以藝術療癒為橋樑,為高雄地區的長者帶來更多關懷與支持。

如果您對舞蹈輔療樂齡服務有興趣,歡迎與我們聯繫,讓我們一起為長者的幸福晚年努力。


相關標籤: #舞蹈輔療 #藝術輔療 #樂齡 #長者照護 #失智預防 #炭格基金會 #高雄 #藝術療癒